物流业应如何把握“一带一路”机遇:实现“绿色物流”不容易!

导读:时值深秋,距离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已有四年时间。“一带一路”是中国在国际经济缓慢复苏的形式下,主动谋求破局之路的共赢大计。四年间,政策、设施、贸易、资金与民心不断连通交融,一个蓬勃的新兴...

时值深秋,距离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已有四年时间。“一带一路”是中国在国际经济缓慢复苏的形式下,主动谋求破局之路的共赢大计。四年间,政策、设施、贸易、资金与民心不断连通交融,一个蓬勃的新兴区域经济体雏形初现。

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额已达9535.9亿美元。巨大的贸易体量势必需要同等格局的物流服务做支撑,从而使贸易无阻流动,资源效率不断提升。如何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是每个物流企业都需要思考的议题。

网络布局与区域经济相融合

“一带一路”激活了企业与世界“做生意”的热情。当前,我们欣喜地看到许多地区以“打造物流枢纽”为抓手,支持当地企业更好地与“一带一路”对接,继而为物流企业发展提供契机。如果说货物是物流的源头活水,那么水通渠清的运输网络即是核心要素。物流企业不妨思考如何将自身运输网络布局与各城市“打造物流枢纽”的愿景相连接,环环相扣,最终帮助当地客户融入“一带一路”经济。

以航空运输网络为例,其通过连接全球区域,支持企业在多边贸易背景下规划资源配置,在国际市场开展业务。物流企业可考虑将自身成熟的国际航空枢纽网络与这些城市的国内运输网络相连,通过提供成熟的国际航运路线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国际物流需求。这种模式有效解决了当地缺乏国际运输网络的现状,不失为一个实际操作性强、建设成本效益高且立竿见影的好方法。

现今,中国已拥有不少吞吐能力强、国际航线运营实力雄厚的航空枢纽,如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一些国际化水平高、经验丰富的全球性物流企业都在上述枢纽城市建有自己的操作口岸或转运中心。例如,联邦快递在杭州、广州的全国和亚太转运中心,以及在北京、上海、深圳的操作口岸。全新的上海国际快件和货运中心将于今年年底正式启用,届时将极大提升华东地区与欧美市场间的时效性和连通性。

此外,联邦快递也在充分利用资源,积极调整航线,以融入“一带一路”。例如,在完成对TNT的收购后,于今年4月新增欧洲环球航线;今年7月新设美洲环球航线。当前,联邦快递的服务网络几乎能涵盖所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以信息助客户打破物理边界

优质的物流解决方案绝不仅包含四通八达的运输网络,还要集信息与科技之智,在供应链的各环节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对客户而言,将货物运输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只是第一步,之后能否在清关过程中畅通无阻同样至关重要。

目前,由于始发国不同、商品类目繁多、运输方式各异等因素,“一带一路”清关环节中的滞留现象已成为制约企业走向世界的主要原因。其不仅加重客户的物流成本,压缩利润空间,更在宏观上掣肘区域经济发展。

把握好“一带一路”倡议的契机,物流企业应具备乘势宏观政策、调整清关服务的灵活意识。例如,在曾经的“区域通关一体化”时期,许多物流企业把握这一政策红利,适时推出调整后的清关服务——将货品信息互联互通,减少客户在进出口货物时所需准备的文书工作,降低人员、时间和运输成本,从而增强客户市场竞争优势。联邦快递也加入其中,将其与自身在各垂直行业积累的丰富清关经验相叠加,为不同类型的企业客户提供“通关一体化”服务。今年7月1日,中国海关“通关一体化”模式正式启动,为企业在出口路径的规划上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
物流业应如何把握“一带一路”机遇:实现“绿色物流”不容易!

令人鼓舞的是,在信息开放上,中国海关切实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加快“一带一路”货品清关,如《西安宣言》《中蒙俄海关关于边境口岸发展领域合作的框架协定》、建立海关绿色通道等,这些都推进了各国海关间的信息互认、监管互认。而作为一家物流企业,需要拓宽思路,敏锐把握政策趋势,结合自身在物流领域的信息化优势,帮助客户打破物理边界。

多方案支持创新力量走出去

《中国制造2025》规划设定了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入“制造强国”的转型目标。在制造业队伍中,中小企业已成为创新发展的主力军。联邦快递委托哈里斯互动的调查显示,2016年,中国大陆的中小型企业年出口额平均为88万美元,出口收入占中小型企业总收入的半壁江山。在“互联网+”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双核驱动下,中小企业将战略眼光投射于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无论业务规模大小,主动创新是企业基业长青的第一动力。对中小企业而言,即使拥有了核心技术与创新商业模式,它们依然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被不少难题绊住脚步。第一,“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进出口清关、认证、检测法规条例各异。第二,跨境贸易过程中涉及的融资、汇率、结算等金融问题逐渐凸显。第三,如何准确洞悉各国市场需求,做到供需匹配。第四,企业是否具备了走出去的“软实力”,如对各国风土人情、商业文化的理解力等。

解决上述各种难题的突破口在于精准信息的有效获取和与信息处理相关的专业服务。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大型物流快递企业应聚焦中小企业客户,为它们提供各种灵活的国际运输方案,解决运输流程繁琐、信息掌握不全和有价值信息难筛选等问题。

从宏观角度设想,如果能够借助信息和渠道优势,将区域资源进行一揽子整合,搭建起服务中小企业且与当地海关网络相连的“全包围”一站式平台,那么势必会在中小企业获取贸易信息、布局商业计划、货品清关及其他经营操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同样,对所有投身物流行业的企业而言,找到聚焦市场,为客户构思和实施平台服务并与海关信息对接,是一种值得尝试的变革。

在国内,每一年关于绿色物流的讨论浪潮大概有两次,一次是在世界地球日,另一次就是在“双11”。在第9个“双11”到来之前,如何打造“绿色物流”再次引发了社会大讨论。

据国家邮政局预测,2017年双11将产生超过15亿件包裹,但是这15亿件包裹所用耗材将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早已成为快递企业和电商平台的一大困扰。

打造绿色物流三大瓶颈

近日,国家邮政局联合十部门共同发布《关于协同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再一次为快递业迅猛发展所引发的环境问题支招。

《意见》指出将每一年11月第一周作为“绿色快递宣传周”,倡导绿色消费方式,普及绿色包装和回收知识,营造“绿色快递,人人有为”的良好氛围。到2020年,可降解的绿色包装材料应用比例将提高到50%,基本淘汰重金属等特殊物质超标的包装物料,基本建成专门的快递包装物回收体系。主要快递品牌协议客户电子运单使用率达到90%以上,平均每件快递包装耗材减少10%以上,推广使用中转箱、笼车等设备,编织袋和胶带使用量进一步减少,基本建立快递业包装治理体系。

据《2017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快递业的包装集中在快递运单、编织袋、塑料袋、封套、包装箱(瓦楞纸箱)、胶带六大类。据统计,纸箱使用量占到快递总业务量50%左右、塑料袋占40%左右。在透明胶带方面,我国平均每件快递的用量是0.8米。目前我国快递包装回收率小于20%。

透明胶带本身难以降解,且和其他包装用品常常混合在一起,难以分离,要想做到如日本那样精细化的分类回收,无论是对于消费者、快递企业、电商平台来说都是一大难题。包装标准滞后、回收循环较难、环保意识不足,仍是阻碍电商绿色包装与绿色物流发展的三大瓶颈。

多渠道打造智慧物流

近年来,面对打造绿色快递的这三大瓶颈,各大电商平台以及创业者和各地政府可谓是费劲了心思。

比如,福建省年内将投放数百万个绿色快递袋,明年则将突破1000万个,同时,福建省还将打造100个绿色校园和社区,每年回收纸箱上百万个。2017年10月全球首个绿色物流城市落户厦门,将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做好顶层设计,系统推进绿色物流在一个城市的布局,为绿色发展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
物流业应如何把握“一带一路”机遇:实现“绿色物流”不容易!

电商平台则推出了纸箱换积分活动,天猫平台开设绿色包裹专区,2016年菜鸟发起“绿色行动”,成立绿色联盟公益基金,投入3亿元发展绿色物流,启动ACE计划推广100万辆智慧物流车,发布首个电商物流绿色评价体系,并在今年开启20个绿仓,推行回箱计划。苏宁投放5万个共享快递盒,今年“双11”期间,会在北京、成都、南京、杭州、济南等13个城市投放共享快递盒。京东推出循环包装袋,发起的“清流计划”也在10月31日正式落地,引进千辆新能源车在物流行业的应用,组建新能源产业联盟,未来5年内,京东物流计划将体系内几十万两车替换为新能源。

快递企业开始与电商平台合作,积极推动可循环、可降解的快递包装,电子面单、智能路由等技术手段来推动快递包裹回收计划及绿色物流打造,如顺丰则研发了免胶纸箱、二次利用文件封、EPP循环保温箱等环保包装。在末端配送领域用智能快件箱、再生资源回收箱开始发挥作用,将物流的最后一公里,变成打造绿色物流的最先一公里,形成共赢的回收产业链条已经成为趋势。

此外,基于不同产品的互联网+环保企业及平台,如闲鱼、转转、爱回收、回收宝、有得卖、衣二三、跳色衣橱、多啦衣梦、女神派、那衣服、美丽租等在获得资本青睐的同时,开始逐渐被消费者所接受,开始塑造消费者的循环使用的消费习惯。

打造智慧供应迫在眉睫

供应链在促进降本增效、供需匹配和产业升级中的作用显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支撑。亿欧认为,打造绿色物流不仅需要国家颁布相关政策支持,行业巨头的引领,人们良好的环保生活的习惯,更重要的是从供应链的整个角度出发,多方联动。

比如,推进物流的单元化和标准化,让物流从生产和仓储配送环节就实现环保和绿色化,让运输货物的托盘和周转箱实现循环共用;在仓库里使用更为节能环保的搬运、存储工具;在商品分拣打包时根据物品的长宽高使用智能打包器,提高纸箱的利用率、减少胶带的使用,减少包裹回收的难度;在配送车辆方面优化车辆行驶路线,减少空驶率,提高满载率,推行新能源车辆的使用……

在新零售时代到来之前,将这些各个环节连接企业形成规模效应仍有较大的困难,但是随着各大企业开始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打造新零售,这让打造绿色物流、绿色供应链更进一步。

阿里和京东分别提倡的新零售和无界零售,开始对人、货、场进行重构,实现零售行业线上线下跨场景的智慧连接,通过对客户的精准识别,配送链距离识别和限时送达等定制化需求的解决,为客户带来全新的商业体验。

这让生产制造企业的生产思路和角度发生了变化。生产制造企业开始从客户角度出发,看客户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打造智能供应链也不是企业的“单相思”,而是整个供应链条上涉及企业的共同思考。

可喜的是,在今年10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对外发布“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到2020年形成一批适合我国国情的供应链发展新技术和新模式,基本形成覆盖我国重点产业的智慧供应链体系。该意见也明确提出了发展绿色供供应链的发展路径和方法:

1、大力倡导绿色制造。推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在汽车、电器电子、通信、大型成套装备及机械等行业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强化供应链的绿色监管,探索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鼓励采购绿色产品和服务,积极扶植绿色产业,推动形成绿色制造供应链体系。(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商务部、质检总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积极推行绿色流通。积极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培育绿色消费市场。鼓励流通环节推广节能技术,加快节能设施设备的升级改造,培育一批集节能改造和节能产品销售于一体的绿色流通企业。加强绿色物流新技术和设备的研究与应用,贯彻执行运输、装卸、仓储等环节的绿色标准,开发应用绿色包装材料,建立绿色物流体系。(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等负责)

3、建立逆向物流体系。鼓励建立基于供应链的废旧资源回收利用平台,建设线上废弃物和再生资源交易市场。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重点针对电器电子、汽车产品、轮胎、蓄电池和包装物等产品,优化供应链逆向物流网点布局,促进产品回收和再制造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免责声明: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云南昆明逸天物流运输公司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